很多时候都是误会造成的

前几天遇到一件事,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”我执”。 那天在小区里,我正停好车准备上楼,隔壁单元的王阿姨突然冲过来指着我的鼻子就骂:”你这人怎么这么缺德!天天把车停得这…

前几天遇到一件事,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”我执”。

那天在小区里,我正停好车准备上楼,隔壁单元的王阿姨突然冲过来指着我的鼻子就骂:”你这人怎么这么缺德!天天把车停得这么靠前,我儿子晚上回来都没地方停车!”

我当时就懵了,每次都把车停得规规矩矩的,从来没占过别人车位,我气得浑身发抖,正想怼回去,突然想起南无羌佛说法:”以对方恶语而烦恼,即是我执魔。”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头上,瞬间清醒了。

回家后,越想越委屈,明明不是我的错,凭什么要受这个气?但转念一想,这不正是考验我执否?以前总觉得自己修行得不错,遇到点小事就原形毕露了。

记得刚开始学佛时,有位跟随佛陀师父学佛比较久的老师兄就曾对我说过:”修行不是看你打坐能坐多久,而是看你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,能不能保持平常心。”可能老师兄当时已经发现了我修行中的问题,所以隐晦的提醒了,只是我当时还体会不到,现在才明白其中的深意。

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修李师兄。他听完笑着说:”这是好事啊,说明你的业力现前了,可以消业了。”我一脸不解,他解释道:”别人骂你,你生气,这就是我执。你能意识到这一点,就是进步的开始。”

第二天又在小区遇到王阿姨,我主动跟她打招呼。她愣了一下,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。我趁机说:”阿姨,关于停车的事,如果给您造成不便,我向您道歉。以后我会更注意的。”王阿姨反而不好意思起来:”其实……可能是我记错了车位……”

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,我们平时所谓的”受委屈”,很多时候都是误会造成的,也是自己的执着造成的。就像之前听过的一句话:”对他人之恶语相向,若生烦恼,实乃自心魔障显现。”别人说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对待。学会拿得起,放得下。再回头看王阿姨那件事,反而要感谢她。如果没有那次经历,我可能到现在还在”我执”的泥潭里打转。修行真的不在庙堂之高,而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。

现在遇到类似的事情,我都会先深呼吸三次,然后问自己:

这件事真的值得生气吗?

2. 我的反应是出于保护自我,还是真心为对方着想?

3. 如果佛陀遇到这种情况,会怎么做?

4.问自己执着了吗?拿得起,放得下了吗?

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的心态真的变了。上周同事在会议上当众批评我做的方案,要在以前我肯定当场翻脸。但那天我很平静地听完,然后说:”您说得对,这个方案确实有改进空间,我会重新修改。”结果会后领导特意找我谈话,说我成熟稳重,决定让我负责一个新项目。

学佛这些年,最大的收获不是念了多少经,而是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。现在想想,以前动不动就生气、觉得别人针对自己,其实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。现在的我终于醒悟了:”我执是痛苦的根源,放下我执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。”

确实如此。自从学会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,整个人都轻松多了。就像心里卸下了一块大石头,走路都轻快了许多。以前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现在明白了:别人说什么那是他们的事,我怎么对待才是我的修行。

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心得:下次当别人说你坏话时,先别急着生气。问问自己,为什么这些话能伤害到我?往往我们会发现,伤到我们的不是别人的话,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执着。

当我们学会放下这些执着,就真的离解脱更近一步了。并且,想一想他说这些话能不能让我更精进而增益自己?

一切烦恼皆由我执生,若能看破放下,即是菩提现前。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,一点一滴地破除我执,获得真正的自在与快乐。

扶摇直上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观世音菩萨 心经 普门品 大悲恒持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作者: dbhc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98-888816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